近年來,江油市高度重視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總方針,堅持以“雙創”促就業為目標、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重點,千方百計爭取各類優惠政策,努力營造寬松的創業環境,為“四個江油”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F將該市返鄉農民工創業情況分析如下: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基本情況
截止2017年4月底,江油市農村人口57.9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37.527萬人。農民工返鄉創業18514人,創業年齡段主要集中在30至45周歲,男性占70%左右,女性占30%左右,其中創業成功12785人,創辦企業和農村經營合作組織3576家,吸納就業67500余人,實現產值113億元。由于返鄉農民工受傳統觀念、個人經驗、資金等多方面影響,創業產業結構主要集中在一、三產業,一產企業個數占全部創業企業數的54.6%,三產企業個數占比33.7%,創業項目傳統保守,抗風險能力較差。
二、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特色亮點工作
(一)注重規劃引領,統籌全市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
1.注重政策引領,返鄉創業有保障
江油市將16個部門分散存在的36項創業扶持政策進行整合,形成聯動機制,先后出臺了《關于鼓勵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鼓勵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享受擔保貸款及創業補貼實施細則》等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2.注重產業規劃,產業集中集約發展
依托現有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創業園區,盤活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整合新建一批返鄉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園區。2015年成立了首批“江油市返鄉農民工創業園”;今年又分別將市電子商務創業中心、市創客空間、大堰鎮創新創業服務中心認定為第二批返鄉農民工創業園;認定武都鎮 “黑寶彩谷”農牧示范基地等八個“農旅示范基地”,全面承載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
(二)優化創業環境,全面落實創業扶持政策
1.加大宣傳力度,促進返鄉創業政策深入人心
通過制作宣傳條幅、張貼政策解讀、印發創業政策摘要,實現創業政策“進鄉村、進農戶、進民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平臺以及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移動媒介,全方位、零距離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創業先進人物事跡,積極營造“支持創業、鼓勵創新、追求成功、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形成你追我趕、競相創業的良好局面。
2.設立專項資金,解決返鄉創業資金困難
從2010年起,江油投入擔?;?00萬元,重點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貸款貼息、培訓服務、信用服務、信息服務、法律服務、管理咨詢等服務體系建設以及中小企業擔保機構風險補償等,確保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創業扶持政策落地,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解決返鄉創業資金困難。
3.狠抓政策擴面,放寬準入條件
針對返鄉農民工貸款難的問題,江油市狠抓政策擴面,放寬準入條件,將原來只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扶持政策擴大到全市返鄉農民工創業者,為其成功創業提供資金保障。
(三)完善服務體系,搞好創業服務
1.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創業服務水平
一是在全市范圍推行精細化創業服務模式,實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等制度,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指導、項目孵化、資金扶持等“一條龍”服務;二是推動業務下延,在就業服務管理局和40個鄉鎮就業和社保服務中心設置創業窗口,安排專人進行創業項目征集;三是建立全市創業項目庫,定期和不定期的向返鄉農民工進行項目推介、創業指導、創業培訓、政策咨詢,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產業政策、發展規劃、投資重點、市場需求、招聘信息等。
2.成立創業指導專家服務團,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水平
成立了江油市創業指導專家服務團,他們由全市知名企業家、中小企業創業成功人士,科技、經濟、法律、財稅等領域的業務專家,科研院所、高校、技工院校的教授等41名專家組成。專家志愿團以公益服務、奉獻社會為宗旨,有組織地為全市城鄉創業者提供項目推薦、項目評估等創業服務。
3.狠抓活動開展,激發返鄉創業熱情
一是開展了以“弘揚創業精神”為主題的首屆創新創業大賽和第一、二、三屆創業明星、創業能手爭創活動;二是每年春節前后,召開江油市優秀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座談會,表彰返鄉優秀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三是舉辦創業指導專家見面會暨創業沙龍活動,為創業者搭建交流經驗、溝通信息、融匯理念的平臺,引導帶動更多的返鄉人員自主創業;四是開展專家巡診活動,邀請創業指導專家組與創業者面對面交流,現場問診、把脈、答疑,開展針對性的創業指導服務;五是建立了“創業江油”微信群和“春雨創業協會”,搭建創業者之間、創業者與導師之間的交流平臺。
4.開展創業培訓,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能力
組織實施創業培訓工程,培養農民工返鄉創業精神、創業意識,提高其創業能力;指導創業者按照用工需求開展定向、訂單培訓。近三年,我市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35期,參培學員1000余人。
三、農民工返鄉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資金籌集難是制約農民工成功創業的瓶頸
返鄉創業農民工雖然積累了一定的創業啟動資金,但仍然存在很大缺口。雖然創業擔保貸款和創業補貼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給予了大力幫助,但由于受貸款條件的限制(許多人找不到財政供養人員擔保),許多返鄉農民工享受到政府的資金扶持存在很大困難。這樣就只能通過銀行貸款解決,而銀行貸款門檻高,手續雜,周期長,成本高,許多農民工不愿意向銀行貸款,導致資金籌集成為阻礙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最大障礙,也是制約農民工成功創業的瓶頸。
(二)創業項目老舊,缺乏市場競爭能力
由于農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創業經驗缺乏,在項目選擇方面極易出現偏差。他們聽聞養豬或種核桃賺錢,就一窩蜂都去做,大部分創業者選擇的是種養殖等傳統項目,而種養殖項目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致使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導致許多創業者辛苦付出一年卻收獲不大甚至虧本。
(三)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和管理水平亟需進一步提高
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許多人未參加創業前集中培訓,回鄉創業時在選擇項目、市場定位、發展前景等方面極易出現決策判斷偏差,加之經營管理理念落后,導致企業發展后勁明顯不足,甚至許多創業者以失敗而告終。
四、進一步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的建議
(一)充實和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專項基金,進一步整合創業擔保無息貸款、SYE項目、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無償小額扶持等方面金融政策,鼓勵集中資金向有創業基礎和實力的農民工提供返鄉創業專項資金扶持,放大貸款額度,降低門檻,縮短貸款審批及發放時間。
(二)建立農民工返鄉人員創業風險資金池,專項用于返鄉創業載體建設、創業政策扶持。
(三)與相關金融機構合作,調動貸款投放積極性,分擔貸款壞賬風險,切實解決返鄉人員創業貸款難、擔保難問題。
(四)各金融機構積極梳理和創新金融產品來滿足不同層次返鄉人員的創業需求并優化流程,改善對返鄉創業的融資服務。
(五)結合創新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建立創業培訓、信用社區、創業擔保貸款聯動機制,加強信用社區建設,對信用社區推薦的創業人員,簡化審批手續,擔保機構降低反擔保門款或者取消反擔保,對符合擔保貸款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者,財政部門按規定給予全額貼息。(李新 童亮)